" 五一 " 假期,又一重磅文博宝库迎客!
4 月 27 日,河南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。博物馆将于 4 月 29 日向公众开放,现场完整准确背诵曹操诗歌者可免费入馆。
博物馆将共计展出文物 500 余件 / 套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其中有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 "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" 等石牌及石璧、十二陶鼎等文物,还有疑为 " 口含珠 " 的水晶珠、或可证明曹操确有头疼病的玉枕、使用痕迹明显的 " 礼器 " 玉觿,以及在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墓葬出土文物中罕见的玛瑙饼……第一次系统完整地为大众展现出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。
2009 年考古确认后首次全面展示曹操高陵
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由遗址展示区、博物馆展示区及陪葬墓展示区组成。
其中遗址展示区建筑面积 18488 平方米,由神道遗址、陵前建筑遗址、围壕遗址、垣墙遗址、南侧建筑遗址、曹操陵墓组成。外观借鉴汉代建筑深出檐的特点,整体突出三国时期以黑红为贵的主色调。
曹操高陵管委会主任、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馆长孔德铭介绍,展厅设计充分利用高陵遗址的原有地形,将遗址展示与文物展示充分融合。
为最大限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,横跨遗址之上的钢结构保护棚横向跨度 120 米,纵向跨度 140 米,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巨型桁架钢结构平移技术,做到了与文物本体的 " 零 " 接触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
目前博物馆基本陈列定名为 " 往事越千年——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 ",将共计展出文物 500 余件 / 套,包括有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 "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" 等石牌及石璧、十二陶鼎等文物。
整个展览以考古发掘为基础,以历史文献为依据,将文物、场景、多媒体等相结合。
在展览结尾处还设置了纪念场所魏武堂,同时还陈列了 1 千余册与曹操有关、与汉魏历史文化有关的书籍,供大家参观后还可在此借阅书籍,更深入地了解历史。
曹操高陵,就是大家常说的 " 曹操墓 "。
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,曹操高陵于 2009 年得到考古确认,印证了文献中对高陵位置、曹操谥号及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,是确凿可靠的。
它的发现与发掘为汉魏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,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和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全面展示传播了高陵考古成果。
500 余件 / 套精美文物,还原曹操生活细节
孔德铭馆长表示,举办该展览的宗旨是利用考古、历史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,依托高陵出土文物资源,讲述与曹操相关的汉魏历史,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。
展出的文物中,刻有 "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""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 ""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 " 字样的三块石牌十分瞩目,只因它们最能证明曹操身份。
历史上曹操墓曾多次被盗,石牌为曹操墓随葬器物的标签,其中 8 块石牌提及兵器,说明墓中曾随葬导、从、长、短兵四类武器。
史料记载,曹操践行薄葬,他的陪葬品多为陶器,仅有极少量的金银玉器。但本次展览中呈现不少曹操的日常用品中,不仅有石枕、玉佩等,还有疑似内衣扣子的金纽扣、疑似口含珠的水晶珠等。
孔德铭馆长介绍,其中一件由红白缠丝玛瑙磨片制作而成的、中部横贯呈波浪形的白色纹带的玛瑙饼,可能是曹操生前珍爱之物。在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各墓葬中出土的玛瑙制品中,它工艺精良,也属罕见。
还有一块 "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 ",与史籍记载相吻合,证实了曹操生前确患有头风病。《后汉书 · 华佗传》称," 操积苦头风眩 "。专家推测,该石枕经过加热后,可以起到舒缓头疼的作用。此外,一件造型源于兽牙的玉觿,专家根据其明显的使用痕迹推测,亦应为曹操常用物件。玉觿原是用于解绳结的工具,后逐渐变为礼器,由 " 解绳 " 之意引申象征 " 排忧解难 "。 ( 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 ) 来源 | 综合新华社、人民网
编辑 | 易芝娜
校对 | 潘丽玲
关键词: